国务院签发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!积极“鼓励”私企,外企发展!
导读
2019年10月22日,总理签发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并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。该条例明确表示,中国将“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”;将进一步扩大“对外开放,积极促进外商投资”。
该条例还表示,中国将保护“各类市场主体”,保护它们的“经营自主权、财产权和其它合法权益”等。
2019年10月23日,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吹风会上称,中国将进一步“优化营商环境”,放宽市场准入,全面实施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》,推动“非禁即入”普遍落实。
《香港经济日报》报导称,官方现在也逐渐明白“撑民企以撑经济”的道理。管理层规定的保护“各类市场主体”,保护它们的“经营自主权、财产权和其它合法权益”,是对不少民企心中疑虑的正面回应。
报导认为,中国现在“全方位撑民企”,可看出中国经济的严峻性。
近几年,中国也一直在强化国企地位。
今年前八个月,上海、北京、山东、河北等多个发达省市的工业企业利润分别下降了19.6%、14.4%、13%、11.2%。
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创27年来最低、受美中贸易等的影响之际,中国突然强调“鼓励、支持”私企发展,外界认为,从此举可能看出中国经济的严峻性。
中国今年第三季GDP同比增长6%,创中国自1992年有GDP季度记录以来的最低增速。
中国人大教授、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10月18日曾刊文说,官方公布的GDP增速“显然高估了”。因为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多数都是负增长,全国税收收入前三季度也是负增长,GDP增速怎么可能会是6%?
他指出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是因为去年各种噪音造成民营企业家信心严重受挫,至今也没有恢复,企业家信心不足是经济加速下行的关键原因。
去年12月,向松祚曾援引一个非常重要机构的一个研究小组内部数据,一种测算是,2018年的GDP增速到目前为止是1.67%,另外一种测算是负值。
今年1月,向松祚在斗牛财经峰会上公开说,2018年经济下行的最重要和最要命的原因就是:“去年媒体出现了消除私有制的杂音,造成民营企业的信心遭受重创。”
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,请转发让更多人看到!
陕公网安备 61011102000143号